霍邱一中10名人員獲全縣優(yōu)秀教育博文、隨筆評選獎
在霍邱縣2015年“中國移動”杯優(yōu)秀教育博文、新教育實驗隨筆評選活動中,霍邱一中10名人員獲獎。
霍邱一中校長楊明生和趙克明、屠志成老師獲一等獎。王大國、熊定富、高章元老師獲二等獎。李燕平、何嶺、方配秀、韓大勝老師獲三等獎。
頒獎現(xiàn)場(王彥青 攝)
楊明生的獲獎博文是《剎歪風,堵邪氣,讓社會充滿正能量》,趙克明的獲獎博文是《“語文養(yǎng)成教育”淺釋》。
屠志成的獲獎博文《假期該被“占領”嗎?》,分析了出現(xiàn)假期給學生布置大量的作業(yè)甚至把孩子送到補習班的情況的主要原因“是學校和家長對于假期的意義和學習、作業(yè)的概念認識不清。首先,假期本來就是要留給孩子放松、休息和玩的,當然也需要適當?shù)膶W習(包括書面作業(yè)),所以假期的生活如何安排,應該主要由孩子自己決定,家長只應去建議和監(jiān)督,而不是強制。假期的學習和作業(yè)不應該等同于平時的學習和作業(yè),學習也不能僅僅理解為做作業(yè)或上補課班,實際上任何活動,只要能讓孩子接受新知、培養(yǎng)某一方面的能力,都是學習;作業(yè)也不僅僅是書面作業(yè)(更具體地說,就是習題)這一種,參加、組織各種活動也是作業(yè),假期里,讀書、旅游、鍛煉身體、參加各種社會實踐活動,就是很好的作業(yè)。”
他進一步指出,“占領孩子的時間和空間,讓他們在假期里學習,學校和家長的用意都是好的,但對于學習效果和由此帶來的后果,卻很少有人關心。學了就等于會了嗎?做了就等于好了嗎?時間用上了,就等于有進步了嗎?不然。由于假期的學習活動,很多不是出于學生意愿(應該是不符合正常人的心理預期),他們更多的是在敷衍,是‘身在曹營心在漢’,所以時間是搭上了,但效果卻不明顯,甚至見到的只是后果。學生假期結束后,發(fā)現(xiàn)自己不僅沒學好,也沒玩好,由此對于學校生活、對于學習產(chǎn)生厭倦,這是極有可能的事,大量的事實可以為證。”
縱觀該文的寫作,符合優(yōu)秀教育論文、博文的評選標準,即做到了有一定的理論深度,并注意理論的先進性與應用性;能夠結合自己的教育教學實踐,有自己的思考、研究與創(chuàng)見,亦即凸顯了論文的原創(chuàng)性;提出和論述的問題對當前教育教學改革和家長教育子女具有一定的參考價值。其標題簡短、凝練、明確;其論點集中、鮮明;其論據(jù)充實、有據(jù);其文字表達規(guī)范、流暢,表達力強。
霍邱縣2015年“中國移動”杯優(yōu)秀教育博文、新教育實驗隨筆評選活動6月9日開始征稿,收到參賽作品285篇,經(jīng)初評、復審,評出60篇優(yōu)秀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