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樹與小草 高二18班 楊洋
風乍起,吹皺一池秋水。池旁梧桐隨風落葉飄零,樹下一株小草,抬頭仰望星空,遙望浩瀚星海,許下了一個美好的愿望。
“媽媽,我想出去跟他們玩”鶴兒奶聲奶氣的說,“等鶴兒的腿長出來了,再和他們玩,好吧”,媽媽說。“可是每天你都說明天腿能長出來,怎么還沒長出來呢,媽媽你騙人”鶴兒帶著哭腔委屈的說,不一會兒眼圈變紅紅的。“鶴兒,別哭,只要鶴兒好好吃飯,腿就能長出來了,就能出去玩了”,媽媽把臉背過去說道。鶴兒不哭了,可堅強的媽媽卻哭了。
是啊,正值金秋,媽媽很早便騎車下鄉(xiāng)割稻子了。到了中午奶奶領(lǐng)著鶴兒去接哥哥放學回家。鶴兒還小,看到哥哥時撒手就跑向哥哥,這是卡車來了。
早上媽媽走時還好好的,中午便接到電話說兒子遭遇了車禍。當媽媽第一時間趕到現(xiàn)場時,發(fā)現(xiàn)兒子躺在血泊中,哭著喊著叫著媽媽。媽媽失聲的大叫著什么也不顧了,抱起兒子就奔向醫(yī)院。
這年中秋節(jié)對于鶴兒一家沒有團聚,沒有圓月,只有眼淚和悲傷。
日子一天天地過去,鶴兒長大了,明白了,知道無論如何也不可能再長出腿來。鶴兒想出去玩怎么辦呢?媽媽就背著鶴兒,鶴兒要到哪兒去玩,媽媽就把他背到哪兒,只要鶴兒開心,媽媽再累也愿意。
一轉(zhuǎn)眼,鶴兒該上學了,每天鶴兒在教室內(nèi)上課,媽媽就在教室外等待。鶴兒知道外面有媽媽的守候,不哭也不鬧。放學了,媽媽總會說“鶴兒今天可乖啊”,鶴兒一只腿跳著說:“乖,我還學到好多知識呢”。這時媽媽就笑著說:“鶴兒最乖了,走,去買糖吃”。每年夏天鎮(zhèn)上天氣熱,媽媽就帶著鶴兒到鄉(xiāng)下住,吃過晚飯后,媽媽就背著鶴兒到池塘邊乘涼,鶴兒坐在門前的大梧桐樹下用腳撥動著柔軟的小草。媽媽看著鶴兒開心的說:“如果媽媽是那大梧桐樹,那鶴兒不就是那小草嗎?”鶴兒扭過紅彤彤的小臉、嘟著小嘴說:“等我長大了,媽媽就變成小草,我就變成大梧桐了”。媽媽笑著握住了兒子的小手。
時間的沙漏不停地流淌,在媽媽的呵護下,鶴兒從懵懂無知的幼兒長成了高中生,媽媽的青絲也變成了白發(fā)。媽媽不能來陪鶴兒了,鶴兒也應該獨立了。
鶴兒就是我,只是在學校里沒人叫我鶴兒。
離開家時間長了,我便想起媽媽來,想聽那熟悉的喊我乳名的聲音,想看那爬滿皺紋的慈祥的面孔,想吃那精心調(diào)制的可口的晚餐。
夜已深,懷著深深的思念睡熟了。夢中我坐在梧桐樹下,媽媽握著我的小手,給我講她小時候的故事。這時一陣秋風吹過,吹皺一池春水,梧桐樹葉隨風飄零落在水面上,宛如載夢的小船。我要把我最大的心愿寄在這梧桐葉上,隨風飄至……
媽,我不會哭,我會堅強,你給予我太多太多,我會記在心間。小時候,您是我的傘,總為我遮風擋雨,現(xiàn)在我長大了,我要化作您的傘,保護您,陪伴您。
老師點評:
本文用一個故事講述了母親對兒子的關(guān)愛,語言精致,感情細膩,母親的動作、語言描寫很傳神,充分表達了她在兒子失去一條腿后的內(nèi)心痛苦,照顧兒子時的無微不至作者也刻畫的很到位,具有感染力。
指導老師:曾令婷